肖宝华,1978年7月生,海洋环境保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处长,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(主持全面工作),中国珊瑚礁普查首席科学家、亚洲潜水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全国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海龟保护联盟国际海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珊瑚保护联盟副主任委员、中国珊瑚保护联盟专家组副组长、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产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、中国太平洋学会珊瑚礁分会理事,长期从事海洋生态研究特别是珊瑚礁生态修复工程、新型海洋牧场生态综合体探索与实践,近3年主持参与国家、省部级等各类项目20余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,出版著作1部,授权专利21项,海洋生态修复科技应用成果23项,获得第七届中国公益节“绿色典范奖”、“百佳市民满意项目”和深圳慈善月活动慈善创新活动(项目)奖等奖项。
主要工作业绩:(1)创建珊瑚礁生态恢复综合技术体系。基于珊瑚有性与无性繁殖于一体自然属性,实现自然海区珊瑚种苗人工规模化培育突破,结合珊瑚礁生态系和多样性原理,形成了包括珊瑚礁修复海区规划论证与生态布局、自然海区珊瑚种苗规模化培育、海底珊瑚大规模原位种植、人工珊瑚礁多维空间复构、多营养级系统生物复合底播等“五大”核心技术和“六个”规范步骤组成的珊瑚礁生态恢复综合技术体系,在广东和海南得到广泛应用,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。(2)探索建设特色海洋牧场生态综合体。以生态产业链协同为发展理念,结合典型生境构建关键技术、功能型人工生态礁、自然底播增殖放流等综合技术,联动海洋牧场、海底花园、修复保护、水下体验、水上运动、滨海旅游以及海洋健康、渔业文化于一体,扩展海陆空间,协同岸线资源,建立全生态链、全产业链、模式创新、资源联动、品牌高端、典型示范的海洋牧场生态综合体,创造蓝色经济协调发展共赢生态圈。
人物经历
2002.07~2009.06 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讲师、团委书记
2009.07~2010.09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挂职
2010.10~2012.06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处正科
2012.07~2019.02 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副处长,兼任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(2015.10—2019.02)
2019.03~至今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(正处)
研究方向
长期从事海洋生态研究,注重技术研发与实践工程的融合应用,特别是珊瑚礁生态修复工程、新型海洋牧场生态综合体探索与实践等领域,取得较多实效性、应用性成果与业绩,极大促进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。
社会任职
全国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国珊瑚保护联盟 副主任委员、中国珊瑚保护联盟专家组副组长、中国珊瑚礁普查 首席科学家、中国海龟保护联盟国际海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亚洲潜水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太平洋学会珊瑚礁分会理事,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产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、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理事。
序号
|
名称
|
本人排名
|
获批时间
|
批准部门
|
是否转让
|
受让单位
|
转让合同经费
|
1
|
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珊瑚生长装置及促进生长方法(ZL201610297361. 6)
|
1
|
2019.5.6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2
|
一种石珊瑚的人工再生方法(ZL201610484054. 9)
|
1
|
2019.4.26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3
|
一种人工生态珊瑚礁及其构建方法(ZL201510404009.3)
|
1
|
2019.1.22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4
|
一种珊瑚移植底托(ZL201620681379.1)
|
1
|
2017.2.22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5
|
一种太阳能光控型海洋浮球定位装置(ZL201620717051.0)
|
1
|
2016.12.7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6
|
一种自然海区水源过滤处理装置(ZL201620373156.9)
|
1
|
2016.10.26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7
|
一种珊瑚幼虫定向底播装置(ZL201620431767.4)
|
1
|
2016.10.12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8
|
一种石珊瑚自然海域栽培种植装置(ZL201620385914.9)
|
1
|
2016.10.12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
|
9
|
一种人工生态珊瑚礁(ZL201520501202.4)
|
1
|
2016.3.9
|
国家知识产权局
|
否
|
|